(文 / 足球评论员 詹俊)
在曼联官宣签下布伦特福德边锋姆贝莫的 24 小时内,我在社交媒体上强调了一个关键判断:只要霍伊伦或齐尔克泽能够兑现潜力,红魔新赛季的进攻端实力有望提升两个档次。这个观点的背后,是对曼联战术体系的深度观察和对年轻球员特质的精准剖析。

一、锋线困局:数据不会说谎
上赛季曼联以 44 个联赛进球排名英超倒数第五,这个数据比降级的莱斯特城还少 3 球。霍伊伦和齐尔克泽作为正印中锋,两人合计贡献 7 球 1 助,效率甚至不如切尔西替补前锋杰克逊(10 球 5 助)一人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霍伊伦的场均射门仅 1.2 次,射正率 50%,而杰克逊的数据是 2.6 次射门和 57.7% 射正率。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终结效率上,还包括对进攻空间的拉扯能力 —— 杰克逊场均制造 6.2 次禁区触球,几乎是霍伊伦(3.7 次)的两倍。
这种低效并非偶然。霍伊伦在 32 场英超中仅完成 32 次射门,平均每 63 分钟才有一次射门,而齐尔克泽的射门频率更低至每 74 分钟一次。两人的 xG(预期进球)总和仅为 8.24,实际进球却只有 7 个,转化率不足 85kai云体育app手机下载%。相比之下,杰克逊虽然 xG 差值为 - 2.34,但至少在射门数量和质量上达到了英超中游水平。
二、潜力密码:被低估的战术价值
尽管数据惨淡,霍伊伦和齐尔克泽的潜力依然值得期待。霍伊伦的空中对抗成功率(24.8%)虽低于杰克逊(37.93%),但他在无球跑动中能为队友创造空间 —— 本赛季他场均跑动距离达到 11.2 公里,其中冲刺次数位列曼联锋线第一。这种 “消耗型” 踢法在对阵曼城的比赛中尤为明显,他通过持续压迫迪亚斯和格瓦迪奥尔,为曼联反击创造了 5 次绝佳机会。
齐尔克泽的价值则体现在战术多样性上。作为身高 1.93 米的中锋,他每 90 分钟能完成 1.5 次过人,这一数据在英超中锋中排名前 10%。在 2 月足总杯对阵莱斯特城的比赛中,他替补登场 26 分钟即完成扳平进球,展现了在密集防守中转身射门的能力。阿莫林在训练中特别强调他的 “串联作用”—— 齐尔克泽每 90 分钟能完成 2.1 次关键传球,这一数据甚至超过了 B 费(1.8 次)。
三、战术适配:新援激活的化学反应
库尼亚和姆贝莫的加盟为曼联锋线带来了质变可能。库尼亚在狼队时期作为左前腰贡献 15 球,他的控球能力(场均 3.2 次成功盘带)和传球视野(场均 2.8 次关键传球)能为中路创造空间。姆贝莫则是典型的 “现代边锋”,上赛季实际进球比预期多 7 个,他的内切射门(场均 1.8 次)和边路传中(成功率 28%)恰好弥补了曼联边路效率低下的问题。
这种配置让霍伊伦和齐尔克泽的战术价值被重新定义。在阿莫林的 3-4-2-1 阵型中,库尼亚和姆贝莫占据两个 10 号位,霍伊伦可以专注于禁区内的抢点,而齐尔克泽则能利用回撤接球发起二次进攻。这种 “双核驱动” 模式在季前赛对阵利兹联的比赛中初现端倪 —— 尽管 0-0 闷平,但曼联通过边锋与中锋的换位创造了 12 次射门,比上赛季同期增加 40%。
四、时间窗口:生死攸关的 2025-26 赛季
对霍伊伦和齐尔克泽来说,新赛季可能是决定职业生涯的关键一年。曼联高层已经明确,若无法在今夏出售霍伊伦(标价从 5000 万欧降至 3500 万欧),可能会转而清洗齐尔克泽以腾出薪资空间。这种压力反而可能激发两人的斗志 —— 齐尔克泽在训练中主动加练头球,而霍伊伦则聘请了前荷兰国脚范佩西作为射门教练。
战术层面,阿莫林正在尝试 “双中锋” 变阵。在 7 月 18 日的友谊赛中,霍伊伦和齐尔克泽首次联袂首发,两人通过交叉跑位制造了 3 次得分机会,其中霍伊伦的头球攻门和齐尔克泽的转身抽射都险些破门。这种试验性阵型若能在新赛季固定,可能成为破解英超密集防守的关键。
结语
詹俊的判断并非盲目乐观。曼联的进攻端提升需要满足三个条件:霍伊伦或齐尔克泽至少一人达到 10 球 5 助的赛季数据、库尼亚和姆贝莫的 “双核” 组合贡献 20 球 15 助、B 费从 “进攻核心” 转型为 “中场指挥官”。当这些条件达成时,曼联的进攻端不仅能摆脱 “英超最差” 的标签,甚至可能重现 2012-13 赛季的流畅体系。现在的问题不是 “是否能提升两档”,而是 —— 这两位年轻人,准备好了吗?